当前位置:好版主>高辣小说>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>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第34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第34节(1 / 3)

一连问了七八件,也瞧不出他喜欢哪一种。

宋书玉看出来了,他恐怕不是真心来买衣服的,正好又有两名客人过来,宋书玉便笑眯眯地说:“您再看看,有什么喜欢的再叫我。”

说完就去招呼新的客人去了。

等客人买了东西走后,宋书玉又笑着问:“同志,有看中的吗?”

杨书记指了指公社大门:“宋书玉同志,过去坐坐?”

宋书玉马上明白了他的身份,连忙笑道:“您就是杨书记吧,失礼失礼,还请见谅。”

正好现在人不是很多,她跟谢铮交代了两句,将摊子交给他就跟杨书记去了公社的书记办公室。

对于杨书记,宋书玉没什么记忆。上辈子改革开放后,她就进城打工了,后来衣锦还乡,公社的书记已经换了人,对这位杨书记的了解完全来自于宋建国。

宋建国对他评价很不错,说杨书记是个很耿直很为社员着想的人。当年他在公社做主任的时候,县里让每个公社上报当年的交粮数量,不少公社为了挣表现,都往多了报,但杨书记不这样,他每次都认真下乡考察,根据当年的情况报。

搞得他们红旗公社有好几年都是排在倒数,没少挨批。有些公社干部对此也不满,劝他别那么死脑筋,别的公社都往多了报,他也多报点,不说抢前几名获得表扬吧,至少弄个中不溜,也不至于回回都挨批。

但他硬是不答应,还说县里要批评,让他去就是。

所以虽然他在上头不是特别讨喜,但公社的社员和干部还是挺喜欢他的。

宋书玉觉得宋建国滤镜太深了,说杨书记为社员着想她信,但要说杨书记特别耿直,她可不信。

“小宋,喊了半天,喝点茶润润嗓子。”杨书记亲自给宋书玉泡了一杯热茶。

宋书玉受宠若惊,连忙站起来双手接过:“谢谢杨书记。”

杨书记含笑点头,坐到办公桌后面,双手交叉放在桌子,含笑打量着宋书玉:“你这小同志挺能干的嘛。我听说你们队的刺绣小队就是你一手成立的?”

宋书玉谦虚地表示:“运气好而已,正好赶上刺绣厂有这个需求。而且这事也全靠队里和社员们支持,不然光凭我一个人成不了。”

“小宋你实在是太谦虚了。刺绣小队忙吗?”杨书记感兴趣地问道。

这种给她表现的机会,宋书玉当然不能错过。

她详细地介绍了刺绣小队的业绩:“从过完年到现在,已经交了三次货,总共收到325元的加工费,平均每个人分到2437元。目前,她们在忙第四批货,下个月初应该就能交货了。”

听完这个数字,杨书记兴趣更浓了:“你们的订单挺稳定的嘛,社员们增收也很好,只是这事惠及的社员太少了。小宋同志,有没有想过扩大规模?”

宋书玉苦笑:“杨书记,刺绣厂都只有一百多人,他们每年的订单数量也是有限的,能分给咱们做的更少了。目前的订单,刺绣小队完全处理得过来,若是订单持续增加,忙不过来了,那势必得再招一批人,但招几个十几个人就顶天了。而且刺绣小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巧,大部分社员都不适合做这个。”

刺绣是门技术活,有比较高的门槛要求。

杨书记得承认,宋书玉说的是实话。

他点点头:“你说得对,刺绣厂规模再怎么扩大也有限。我看你们这做衣服的买卖挺不错的,有没有想过在大队成立个什么缝纫小队,惠及更多的社员?”

看吧,狐狸尾巴露出来了。

宋书玉等的就是他提这个。

“杨书记说的这个我们也考虑过,但这个布料来源是个问题。我这点布料都是东拼西凑来的,马上就要用完了。连我这一台缝纫机都不够,哪有办法惠及更多的人啊。”宋书玉一个劲儿地诉苦,然后期盼地望着杨书记,“要是公社能帮咱们解决这个难题就好了。”

她这点小伎俩很明显了。

杨书记怎么会看不出来。

他有些哭笑不得,指着宋书玉说:“建国多耿直老实的一个人,怎么有你这么个滑头的侄女。你要个十匹布,公社还能想想办法,再多的是没有了。”

他虽说是个公社书记,但管的也就这一亩三分地。他的话到了县城就不好使了。

即便是公社的棉纺厂,那也是国营厂子,上面有计划委员会管着,生产销售都有规定的,也不是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的。

宋书玉点头表示理解:“杨书记,我倒有个解决原材料的办法,就是实施起来恐怕阻力不小。”

“哦,什么办法,说来听听?”杨书记意外地看着她。

宋书玉说:“咱们自己种棉花,自己织布,建成纺织生产一条龙,这样可以惠及更多的社员。”

目前因为化工业不发达,所以化工类的布料在国内还比较少,比如这一时期很受欢迎的“的确良”就是化工纤维。

但这种布料在城市都供不应求,更别提乡下了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